我的饭馆通北宋

第221章 以前明明是我(1 / 2)

最新无错章节,就在 追更人【www.zhuigengren.com】

……

无论有无活计,乔大宝每日巳时准要挑了担子打从盛家门前走过,素素也总在这时搬了小凳出来透气。

盛家的规矩严,不许自家的绣娘同外头的男子闲谈,乔大宝除了上门修面时能同素素悄声说几句话,大多时候只能隔着段距离相望,彼此目光撞见,弯一弯嘴角。

今日却是为正事而来。

担子在肩头轻快晃悠,草鞋踩得路面啪嗒作响,乔大宝径朝石墩子后头那瘦瘦小小的人儿走去。

素素早瞧见了他,和往日一样冲他眨眨眼,抿着嘴笑,见他走过来,反倒低下头去。

“我来替盛小官人修面,劳烦素素娘子引路。”

一字不变的开场白。其实早在素素来盛家做工之前,乔大宝便已出入此间不下百回,哪里用得着旁人引路?

素素轻轻应声“好”,起身收拾衣物和小凳,别在乌鬓间的翠色小簪将她微红的小脸映衬得越发俏丽——这是大宝上回来时偷偷送给她的,他第一眼瞧见这簪子,心里便想,她若戴上一定好看。

攒了许久钱才买下来,果真好看!

乔大宝心里说不出的高兴,却不敢表露出来,拿眼四下一瞧,从怀里摸出那一小包卤肉,扔进担子里,小声道:“你最爱的吴记卤肉,还热乎着。”

素素禁不住咽口唾沫,眼角余光飞快一扫门口,伸手抓起纸包,迅疾塞进怀里。

“谢谢。”

声音轻得像微风拂过巷尾。

两人藏着笑,前后脚进了盛家。

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锦儿看在眼里,她在盛家对面的茶水摊饮茶,同卖茶的婆子闲聊几句,随后付了茶钱,沿原路返回吴记川饭,将适才所见如实告知众人。

“如我所料!”李二郎略显自得,“大宝的心思,我最懂了!”

“非也,你只懂一半。”吴铭忍不住吐槽,“听锦儿的意思,人家多半是两情相悦,你只懂大宝的相思之苦,却不懂他心中的甜蜜。”

“我……”

李二郎梗起脖子试图辩驳,话到嘴边又咽下。

这份甜蜜他怎会不懂?师师成名之前,也常对他甜甜地笑,她喊他“李二哥”时同唱曲儿一样好听,生生将他的魂儿给勾走了。

可回忆越是甜蜜,他这心里便越不是滋味,也越发羡慕乔大宝。

何双双吩咐锦儿:“你去寻个婆子打问下,大宝钟意的这位娘子姓甚名谁,家住何处?”

“已经打问过了,说是盛家新招的绣娘,名叫素素,是东郊秦樵夫家的小女。”

众人齐齐看向到吴掌柜,等他拿主意。

吴铭却说:“待大宝回来再做计较。时辰不早,该备料了。”

备料仍由谢清欢担任主力。

何双双师徒昨日只是粗略参观了下现代厨房,并未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,对各色菜品的切配要求更是一无所知,入职头几天自是以学习为主。

好在二人的底子足够扎实,适应起来也快。

常见菜品的切配,小谢已经很熟练了,吴铭便把这项教学任务交给她。

教何厨娘切菜!

放在三个月前,这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!

谢清欢深吸口气,回忆了下师父是如何教自己的,此时便按同样的方法教师徒二人。

何双双虽以刀工闻名,却并不以此自矜,更不会因小谢资历浅而轻视她,相反,见小谢落刀稳健利落,她不禁暗暗吃惊。

谢厨娘学艺时日不长,便有此等刀工,当真了得!

门外忽然响起一声喊:“快递!”

吴铭立刻步入川味饭馆。

何双双和锦儿相顾讶异:“快递?”

谢清欢笑道:“仙家用语,我等凡人自是无法理解,习惯便好。”

昨日订购的工作服和两套厨刀都已送到,东西有点多,吴铭先把厨刀分发了,紧跟着和老爸一起发放工作服。

何双双师徒还没来得及试用仙家刀具,便又忙不迭领取衣物,一套、两套……足足六套!

二人惊得合不拢嘴!

她俩今日才来店里做工,一点活计没干,便白领了一套刀具和六套衣物,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饭店!

“这是你的。”吴铭将三套秋冬装塞进徒弟怀里,“入秋了,自己留意冷暖,增添衣物。”

“谢谢师父!”

谢清欢喜不自禁,立刻拉起何双双和锦儿:“去我屋里换罢!”

李二郎也领到三套衣物,心里那点郁郁霎时烟消云散,又是一通千恩万谢。

闺房里,师徒二人也和当初的谢清欢一样,摩挲着以仙家术法制成的雪白抹胸,只觉柔软细腻,爱不释手。

何双双忽然有些疑惑:“店里的一等琉璃杯不计其数,这衣物同样价值不菲,吴掌柜一发便是六套,怎会缺钱?”

谢清欢正色道:“琉璃杯只用于招待客人,工作服仅吴记的店员穿得,并不市售。师父欲以厨艺证道,岂会假借外物?”

何双双感慨道:“仙家气量,实非凡俗可比!”

心里暗暗庆幸:幸而吴掌柜缺钱,给了她拜在灶王爷座下的机会。

遂褪去旧裳,换上新装。

这工作服看着朴实无华,穿上后真个温软贴肤,倒比锦缎华服更舒泰三分!

仙家厨刀在手,师徒二人正式开始干活。

提前备料的菜品都不复杂,切配方法何双双基本一看即会,锦儿跟着操作一遍,也即刻掌握。

正因如此,谢清欢的教学重点不在刀工上,而在于介绍各色新奇的食材和调味料。

何双双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的眉州特产和秘制酱料,尽是仙界所产,怪不得她寻遍东京也找不着。

多两个人备料,效率显著提高。

有点过于高了,目前只吴铭一个灶头,用不着三个切配师。

他重新分了下工。

谢清欢在制作凉菜之余,仍要兼着切配,只把锦儿已学会的菜品分给她做,锦儿的主要任务是打荷。

至于何厨娘,常见菜品的切配理应掌握,但真让她干这活儿未免大材小用。

吴铭对她的定位是铛头,自然要发挥其所长。

既是千年老字号,怎能没有宋时菜肴?

川味饭馆已推出三道宋菜,肉鲊是谢清欢在做,酒炊白鱼和禁中佳味,以及今后的每一道宋菜(热菜),吴铭都打算交由何双双烹制。

由本朝最负盛名的厨娘掌灶,我看以后谁还敢说咱家的宋宴不正宗?

但在这之前,先要学会使用现代灶具。

吴铭带着她认识现代灶台的主要构造,不锈钢灶体、点火器、燃烧器、天然气开关、风机开关、可拆卸炉架、接水盘、集油槽等等,仍然只介绍名称和作用,不讲原理。

何双双既惊又疑,她从未见过这样的灶台,既没有灶孔,也无须鼓风添柴。

转念一想:既是仙家灶台,合该如此!

“来,开火吧。”

何双双照吴掌柜的指示,小心翼翼地按住开关,拧动。

无错乱更新快,收藏不迷路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