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这便是东关街。」
林胖子低声介绍道:「扬州这地方依水而居,运河穿城而过,分别设东关南关两处水门,每日辰时启申时闭。往来漕船盐船商船皆需经水门入城,昼夜不停。」
说话间,三人已穿过街道,走上运河岸边石阶。
但见运河之上,运粮船满满当当,一眼望不到头,每隔一段便有官兵撑著竹竿,跳上船进行检查。
「好家伙,这得多少粮食啊…」
沙飞顿时看傻了眼。
林胖子摇头道:「扬州是朝廷漕运节点,肩负转输江淮漕粮,供给京师之重任。这还是少的,每年春夏之交,漕船自江南各州府启程,载著稻麦粟等漕粮经运河抵扬州,那景象才是热闹。」
「还有,城中设常平仓广储仓等共六十余间仓廒,可储漕粮百万石,故时人谓扬州安,则漕运通,漕运通,则京师足。」
林胖子说这话,自然不是无的放矢。
李衍眼睛微眯,顿时猜出其意,低声道:「林兄弟的意思是,那些倭寇的目标,是城中粮仓?」
「我也是刚想到。」
林胖子脸色难看道:「我林家也算是粮商起家,对这些很是熟悉,今年天象异变,不少地方必然闹饥荒,若是扬州失守,各地灾民汹涌,再有人暗中挑拨,便是一场惊天劫难!」
听到此话,李衍和沙飞同时皱起了眉头。
林胖子的猜测很有可能,否则难以解释,那些倭寇为何要千迢迢,冒著被包围的风险,跑到扬州捣乱。
看著街上十步一卡的卫所士兵,李衍若有所思道:「朝中聪明人不少,应该也想到了这点,所以才调集重兵来援。」
「无妨,我们先找到人接头再说。」
林胖子点了点头,带著二人继续前行,并且指向与运河相通的几条河道:「扬州城内水网密集,支流纵横,比如那小秦淮河汶河,皆与官河相通。衍小哥说的那金燕门分舵,应该就在小秦淮河上。那傍晚才会开门,白天太醒目,咱们稍迟点去。」
「走,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。」
说著,现代二人拐入小巷,来到一家「张记什香面」铺。
铺子不大,摆著四张方桌,皆坐满了人。
掌柜的是个扬州老汉,嗓门洪亮:「几位客官,来两碗什香面?加不加笋丝肉丝?」
「全套,再沏壶茶。」
林胖子对这很熟悉,招呼一声后,便带著二人上了二楼临窗雅间内,看著窗外热闹景象,有些感叹道:「我少时顽劣,经常偷偷跟著那些掌柜到处跑,每次到了扬州,都会来这家小店,老店主大概是去世了,新来的伙计也不认识我。」
说话间,伙计已端上来三碗面,热气腾腾,面上铺著花椒茴香蛋皮笋丝,浇了一勺热汤,香气扑鼻。
此外,还有些水晶肴肉等凉菜。
淮扬菜的味道自是不用说,这家小店手艺也很不错,加上三人旅程劳累,转眼间就唏哩呼噜一扫而空。
刚喝口茶,便听得窗外有人声喧嚣。
三人抬头望去,但见运河之上两艘盐船相撞,船上的汉子们皆拔刀怒目而视,嘴不停叫骂,很快便动上了手。
他们的身法很是灵活,在船上奔腾纵跃,如履平地,且刀法狠辣,招招致命,转眼间便有数人身死落水,血色染红了河面。
李衍眉头一皱,「这是…船拳?」
「衍小哥好眼力。」林胖子点头称是。
李衍点头道:「久闻大名,还是头一回见,果然不俗。」
南湖船拳,流行于嘉兴南湖流域,最早可溯至吴越争霸时期。
《JX市志》载:「越人于舟上以桨为兵,演练击刺之术「。随著漕运兴盛,船拳成为护镖绝技,讲究「桩牢身稳,手捷步活「。
在方寸船头施展,似开似闭,以身为轴原地转动,兵器多用船桨鱼叉等水上工具改制,极其适合水上战斗。
当然,三人只是看热闹,懒得掺和这些江湖事。
「啧啧…」
看著赶来的官兵将人群驱赶,沙飞微微摇头,「胖子,这边的江湖道你可熟悉?」
「了解一些。」
林胖子如实回道:「除去漕帮排教太湖绿林这些,还有不少武道世家传承,比如这扬州城,最出名的便是张氏武进士拳。」
「张家传闻为唐相张九龄后裔,这些年三代之中,有七人中武进士,创张氏武进士拳,独门技法七星步名震江湖…」
「广陵那边民间擅五禽戏,也在扬州很是流行,很多武者晨练于市,暮演于郊,就在这东关街一带…」
「此外,扬州乃两淮盐运司驻地,天下盐商,十之七八聚于扬州。这些盐商之豪富,冠绝天下,自建不少园林,还重金聘请各路武道和玄门高手护卫。」
「说实话,单这股力量,倭寇敢来都有些奇怪。」
李衍心有所感,低声道:「就怕来的,不只是倭寇…」
一壶茶喝完,太阳终于西沉。
夕阳穿过桥洞照在河面,撒下一片金鳞。
三人当即起身,在东关街旁的水巷雇了个乌篷船,驶入小秦淮河。
这自然比不上真正的秦淮河,但却是典型的江南水景。
河道仅容两船并行,两岸是白墙黛瓦的民居,墙下砌著石驳岸,岸边种著杨柳,柳枝垂到水面,夜风一吹,拂得船篷沙沙响。
船行得缓,加之两岸陆续点起灯笼,似在画中漂。
岸边有妇人蹲在船头洗衣,木槌捶打衣裳的声音「砰砰」,远处亦有船娘开口清唱扬州小调,酥的醉人。
沙飞乐道:「这瞧著不像是有倭寇来袭啊…」
林胖子摇头沉声道:「扬州承平已久,百姓怕是没当回事。」
说话间,船只已来到小秦淮河中段。
但见一座三层白楼临河而建,不仅挂著彩绸灯笼,甚至还有一座临水而建的戏台子,不少乌篷船听在下方观看。
白楼乌木大门上方匾额,赫然写著「琼花楼」三字。
「到了,就是这。」林胖子连忙让船夫停下。
「不急。」
然而,李衍却忽然拦住了想要上岸的两人,若有所思,对著船夫低声问道:「老丈,扬州城的百姓,很喜欢养猫?」
此话一出,林胖子和沙飞才发现,不知什时候,沿岸的街道角落柳树上,甚至屋顶,已密密麻麻出现了很多猫咪。
这些猫咪姿态慵懒,但数量之多,却让人毛骨悚然……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