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菜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,但这不等于人人泡出来的菜都好吃,这中间也有学问。
技术尚在其次,首先得有个好坛子,两条标准:檐口深、不漏气。
现在很多人喜欢用玻璃坛子泡菜,看着更美观,但避光性差易导致变质,更适合用于短期腌制“洗澡泡菜”。
吴振华仍习惯用传统的陶土坛子,坛子要用黏性强的土来烧制,俗称“糍粑土”,具有良好的密封性,坛沿水槽隔绝氧气,同时允许发酵气体排出。
用好坛子泡菜,常能听到檐口处咕噜咕噜的气泡声,老爷子常说:“泡菜坛子唱歌了!”其实就是发酵气体外溢的声音。
此外,泡洗澡泡菜的坛子、泡辣椒的坛子、泡姜和泡陈年泡菜的坛子……讲究个专坛专用,不能混为一“坛”。
单凭这坛“传家宝”,就知道老爷子是专业的,这事儿便交给他老人家全权处置。
只不过,按吴振华的意思,店里现有的泡菜都不过关,应全部重泡。
吴铭同意,新泡未久的菜自然不如二三十年的老坛酸菜够味。
至于逐步汰换掉的泡菜,当然不会扔掉,恰逢中元节,那就做两道和节日相关的菜。
吴铭支取三百文给李二郎,吩咐道:“二郎,你去肉市买四只老鸭回来。”
谢清欢好奇询问:“师父,买鸭子做什么?”
店里的固定菜品用不着鸭肉,莫非又要出新菜了?
果然,师父说道:“待会儿炖个酸萝卜老鸭汤。”
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延续至今,意涵和习俗都已与宋时不同,七夕节如此,中元节同样如此。
虽然中元节在现代都市里已经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,但在乡下尤其是两广地区仍有吃鸭子的习俗,相传鸭子能够驮着祖先顺利过河回家,又因“鸭”与“压”谐音,象征着镇压邪祟,护佑家宅平安。
话虽如此,主要还是为了消耗酸萝卜。
唯有吴振华明白孙儿的“良苦用心”,竖起大拇指道:“这个好!正好今天过节!”
许多不再盛行的习俗,也只有老爷子这个岁数的人还记得。
吃过早饭,一家四口出门买菜。
厨房里,三位厨娘着手处理食材,把今日的肉菜卤上。
卤菜作为两边的固定菜品,自然是新员工的“必修课”,教学任务仍交给徒弟。
谢清欢起初尚有些不情愿,生怕被何双双师徒抢了活计。
她能独立烹制的菜品本就不多,卤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,难免会产生猫咪心态,感觉自己的领域被他人侵犯。
何况她如今视何双双师徒为竞争者,心里的不安和不快更为强烈。
后来发觉三个人合作轻松许多,也就不再抗拒,反倒生出几分自嘲来:清欢啊清欢,亏你还是师父的大弟子,怎会如此狭隘?既是竞争便该堂堂正正……
用师父的话说,与其死守着一亩三分地,不如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她自偷学刀工起,杨厨娘便夸她天赋出众,师父亦称赞过她的悟性。在她看来,双双姐不过是闻道在先罢了,她只需潜心学艺,假以时日,厨艺绝不比任何人差。
是以,近些日子,她越发积极刻苦,不放过每一个练手的机会。
吴铭归来时,见三人配合默契,井井有条,不禁暗暗点头。
经过一周的磨合,终于有点现代厨房的样子了。
谢清欢眼尖,一眼便瞧见师父今日拎回来一样新食材:“这是……毛豆?”
吴铭给出肯定答复:“你太师祖要煮盐水毛豆。”
老爷子说,以前乡下七月半祭祖要吃毛豆。这个时节的毛豆颗粒饱满圆润,用盐水煮上一大盆,祭奠完了以后,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的月色,一边喝酒吃毛豆,一边摆龙门阵,巴适惨了。
确实巴适,只是和中元节关系不大,川渝夏夜的街头,到处都是冷啖杯,毛豆下酒,早已成为固定搭配。
“盐水毛豆?”
三位厨娘面面相觑,皆不明所以。
毛豆自是知道的,正所谓“市桥压担莼丝滑,村店堆盘豆荚肥”,其清新甜爽的口感和肥大圆润的形态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爱。
可这做法却前所未闻。
吴铭笑道:“今日让太师祖给你们露一手!”
不止一手,老爷子这个周末显然要大展身手,刚才买菜时就摩拳擦掌,干劲十足,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取出各色食材,先从泡菜做起。
吴铭见李二郎已将老鸭子买回,本想吩咐徒弟整治,忽然想起还不曾见过何厨娘的操作,便把这活儿交给小何。
又一“领域”旁落,谢清欢嘟了嘟嘴,没说什么,故作毫不在意地给太师祖打下手。
解鸭自然难不倒何双双,以往用凡俗刀具便已不在话下,如今手握神器,刀锋所过之处,势如破竹,不多时便将四只老鸭整治干净。
吴铭看在眼里,露出满意的笑容:“不错。”
不愧是东京首屈一指的名厨娘,基本功确实扎实。
继续下达指令:“把鸭子剁成块,再切些姜片和葱段,下锅焯水。”
这些属于鸭肉处理的基操,无须演示,也不必详细说明,何双双一听便明白该怎么做。
吴铭着手准备配料,从坛子里取酸萝卜、泡辣椒和少许野山椒,再取两碗泡菜水,想把酸萝卜老鸭汤炖得酸爽可口,泡菜水不可或缺。
分两锅炖,一锅微辣供川味饭馆;另一锅微微辣供吴记川饭。
吴铭的微微辣是真的不辣,只是加个底味而已。
一抬头,见徒弟正眼巴巴看着自己,便招呼道:“来,你把这些酸萝卜切块,泡辣椒切成马耳朵。”
马耳朵切法即斜切成长段,一端呈斜尖形,形似马耳,故此得名。
何双双师徒初来乍到,对现代的切配术语尚未完全掌握,谢清欢秒懂,立刻“抛下”太师祖,重归师父麾下。
吴振华那边有老妈和锦儿打下手,少她一个无关紧要。
至于老爸,此时正在店堂里一边“学习”一边剥蒜。
儿子那日定下“千年老字号”的目标时,吴建军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,千年前的古物一旦慢递至现代,别的暂且不论,起码得学会如何保存。
他原本就对鉴宝和古董感兴趣,这些天没少看相关的书籍和视频,但纸上得来终觉浅,迟早得找个专家上上课。
鸭子焯过水,吴铭起油锅,添点猪油,油热后下鸭子,加少许白酒去腥,炒干水分,加入酸萝卜、泡辣椒和野山椒炒匀,将泡菜水自锅边淋入,浓郁的酸香霎时随热气四溢而出。
吴铭首当其冲,只觉津如泉涌,厨房里的众人也纷纷吞咽唾沫。